锐达动态

2014年7月13日至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为本次大会的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arek Pawełczyk 和Malcolm J. 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声学学会王小民、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ASC)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IACAS)共同主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In Depth Sound and Vibration Research)”。会议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发起,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声学与振动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包括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学者积极响应,纷纷踊跃参加。

经过大会技术委员会的精心筹划,邀请了6位国内外著名声振专家进行大会报告,内容涵盖了古代编钟、高铁、大飞机、汽车、燃烧噪声、声场控制等多个国际研究热点,既涉及国内汽车、高铁等重要支柱产业,又包括大飞机等重点发展领域,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会议重点报道了通过现代声学理论与技术探索中国古代编钟文化的奥秘,既弘扬了中华文明,又展现了新的学术思想。

此次大会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841名代表,以及41个展商参加了会议和展览,共计收到学术论文672篇,口头报告580篇。本次大会设有并行的16个分会场以方便与会者切磋交流,共计580个 报告。大会内容主要涉及通用声学、声振理论、水声学、非线性声与振动、燃烧噪声与热声学、船舶声学、铁路噪声与振动、音乐声学、声传播及其在复杂结构中的 应用、声吸收技术、声场控制、结构声与振动、噪声与振动控制、管道声学、计算气动声学、语音通信、心理声学与生理声学、噪声的影响与评价、声学感知与立体 声重现、语音信号处理、环境声学、建筑声学、噪声政策与管理、声振测试技术与传感器、数值模型与模拟计算、波束形成和声全息等领域。其中,有源噪声与振动 控制、船舶声学、铁路噪声与振动、复杂结构中声传播及其应用、建筑声学、声振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等方向汇集了大量的文章,充分体现了目前声学与振动领域的研 究热点。

并行的16个分会场,学术气氛热烈,代表们对多个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进行了 深入的讨论。同时,会议上报道了国内大量最新研究成果,使世界各地的学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特色。会后很多国际知名学者要求访问国内的声学研究 机构,为今后扩大该领域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议期间还颁发了詹姆斯·赖特希尔爵士最佳学生论文奖、荷兰声学学会及IIAV最佳学生旅行奖、以及优秀志愿者奖。

组委会秘书处为会议代表提供了精良的会议设备,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且通过搭建公共网吧、提供无线网络接入,为会议代表和展商访问国际互联网、及时获取会议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0名志愿者组织有序、热情周到的服务,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良好素质,另一方面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也通过参与会议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与国际同行交流的能力。

ICSV是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发起组织的声学与振动研究方面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从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办了21届,每届会议的参加人数在400~800人之间,同时会议还展出声学与振动研究方面最新的仪器设备产品和技术。马大猷院士和田静研究员被该会授予荣誉会士称号(迄今国际上被授予该称号仅有14人)。

此次ICSV21在中国北京举行,无疑是我国声学与振动届的一件大事。许多参加会议的外国专家和会议代表无不赞叹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的巨大变化,也对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和现场组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IIAV主席Marek Pawełczyk教授在大会闭幕式和IIAV理事会上高度评价会议的组织工作。参会的澳大利亚声学学会的代表也盛赞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并表示这次会议的成功给他们组织筹备即将在墨尔本召开的Inter-noise2014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 1

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 2